close

 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xiaowen1018/83410

(因從無名轉來,所以照片不知為何看不見,完整圖文請至上列網址)

這趟旅程其實早在去年11月就要出發了,那時去還趕的上看滿山的楓葉。
但因為天氣還有大家的時間,算一算我們跟老闆改了應該四五次有吧!我都不好意思了。
從原本的三個人變兩個人,到最後變成了四個人:四個女生、四台機車,小學同學+家屬(同學的妹妹)的組合。
因為台北的天氣陰雨綿綿,有點擔心山上的天氣,
但在跟民宿主人溝通過,他跟我們說山上的天氣很好跟山下不一樣,瞬間放心了。

2/11一早6:00吃完早餐從台北出發了。
為了一路平安順利,還順道到了龍山寺求了個平安符。
 
一路天氣陰涼的經過樹林、三峽、桃園、最後到達了新竹。 

到達內灣前,經過合興車站想說進去看一下,
結果一部分在維修,
跟想像中的也不太一樣,
拍一下照之後就前往內灣了。


 ▲舊合興車站售票口

 

中午抵達內灣,攤位陸陸續續擺出,我們也肚子餓了,找了一間店坐下來吃合菜。四菜一湯 750 白飯吃到飽,還送擂茶喝。
吃飽後不免俗的要來逛一下內灣車站啦!
好久沒來這裡了,這裡給我的感覺越來越商業化了,店家越來越多,是名產、不是名產也越來越多,
好像是來這邊逛比較遠的夜市〈如果天黑的話〉。
 

▲內灣車站假日人潮依舊不斷 
 
我們在便利商店買好零食、泡麵繼續上路,來到尖石鄉最後一間加油站加滿油上山。 
一路經過錦屏教會、莫那魯道、錦屏大橋最後停留宇老派出所休息。


▲一路清楚的路牌指引我們

 

▲宇老派出所的樓梯標註著每個目的地的距離
 
一到達這個派出所,天氣神奇的變好了,都看的見太陽了。
親切的警察杯杯出來問候我們,
經過的路人看到四個女生騎車上來都顯得驚訝。
我們還
遇見了旁邊賣著臭豆腐的小吃攤的阿姨在外面切著高麗菜,有趣的跟我們聊了起來。


▲一到派出所的好天氣


▲可愛的阿姨說著自己是大美女 

 
最後我們拿著阿姨周圍的菜,像農產品產銷般一起合照。
阿姨身後的菜都是台灣產的,有薑、大白菜、高麗菜、還有小白蘿蔔,據說這種蘿蔔是正港台灣產的。
 

▲台灣長的蘿蔔是這樣的
當然我們也跟阿姨點了他們家的臭豆腐,下廚的阿姨說是另一個美女,我猜想應該是他女兒。
等了一會臭豆腐炸好了,剛出爐有點燙口,但酥脆好吃, 如果有機會來這的朋友不訪來一盤。



▲另一個美女害羞的拿著剛出爐的臭豆腐 



▲剛出爐的臭豆腐,酥脆好吃 
臭豆腐吃完了我們繼續前進,騎了一段路終於到達停車檢查的入山處。
這邊的警察略顯嚴肅,我們寫寫資料後繼續前進。
 
▲要上山的朋友都要在這裡留下資料
這邊的路況不是普通的糟,東補補西補補的柏油路、和一堆充滿碎石的蜿蜒山路,騎的真是戰戰兢兢。 
看到大型遊覽車也開上來,真的要佩服司機的技術。 
 
▲看到這個可愛的告示牌就是跟你說還有16公里 

▲看到司馬庫斯大橋其實也不過從0km騎到4km

就在過了司馬庫斯大橋後,騎到大約13km處慘劇發生,我的車鑰匙掉了,
為什麼會掉呢?因為我的鑰匙孔已經鬆到可以在發動的時候拿出,在顛波的路上不知道彈去哪了,
這不是第一次掉了,而且在同個禮拜車鑰匙先是離奇失蹤一支,這是第二支,注定要我換鎖。
發現的當下,企圖騎回原路找,因為是備份鑰匙所以連大的鑰匙圈都沒有,真的是大海撈針,
就在回頭騎了2km後,同學來電要我問問老闆,結果老闆說山上沒有修車的,但要我先問問她小叔,
就這樣聯絡了這個神奇的大哥,他要我們先上山在幫我想辦法。有多神奇呢?稍後在解釋。
就這樣很快的我們終於到了司馬庫斯的16km,
真的如傳說中的很遠很遠,之前查資料都說內灣過去要3小時,真的不誇張。


▲看到這塊牌子代表司馬庫斯終於到了

不免俗的我們在這裡稱太陽快下山前,趕快搶時間拍照,再來就前往今晚夜宿的民宿『瑪哪小木屋』。
這個小木屋在村落較裡面的地方,也是非共同經營的民宿〈何謂共同經營請搜尋一下吧〉。
之所以會選擇非共同,是覺得可以有比較非商業的感覺,可以體驗較在地真正民宿的感覺。
我們果然沒有選錯,這邊沒有什麼管理機制,也沒有什麼華麗的裝潢,人親土親,我很喜歡。
一到達小木屋差不多是晚餐時間,原住民媽媽問了我們吃飯時間,
煮了超豐盛的晚餐,我們四個人吃到好撐。
吃完飯天也黑了,山上非常的冷,還好衣服夠厚。
我們吃飯的地方也是他們的補給站,幾乎都是當地人來購買,
有小孩來買零食、大人來買酒、阿比...等等。
今天雖然是假日,但來小木屋的似乎只有我們,真的真心推薦大家可以來這裡。


▲晚餐菜色超豐富,有山產的香菇、四季豆、高麗菜、白斬雞、柳葉魚和貢丸湯,而且非常的大盤

今晚的天空,被星星佈滿了,雖然沒有之前去綠島看到銀河和滿天非常假的星空,
但還是很開心,預告了明天是個好天氣。
我們跟一般遊客一樣,晚上到教堂去走走,去補給站買明信片,
然後到山上唯一的咖啡廳,大家點了咖啡寫起了明信片。
突然有一群遊客,好像是有預約,開始搗起小米麻糬。
以前只有看過用白米的,還沒看過小米做的。
小米跟白米一樣都需要很大的力氣去搗,他們將最後搗好的麻糬沾上蜂蜜,
好像不錯,但我們只能看別人吃。


▲夜晚的教堂,被霓虹燈照亮了


▲點了杯馬告咖啡,很特別的味道,一杯120

因為一早就起床導致大家開始疲憊了,沒有夜遊看飛鼠活動,大家回到民宿先洗澡了。
原本怕天氣太冷熱水不夠熱,不太想洗,沒想到其實熱水很熱,洗完也變暖和了。
民宿裡附的毛毯和被子,不得不說,真的很保暖,
雖然我們睡不了多久就要起床第二天爬山的行程了。


▲晚上的小木屋,配上滿天星,在冷都要看

第二天早上5:30大家陸續起床,外頭太陽快要升起,雲一層一層的堆疊,很美的天空。
我們等待民宿媽媽替我們準備的早餐,吃飽準備上山爬據說來回要5小時的神木路線。
不知道是大家太會摸嗎?我們要入山時已經8點了,昨天還信誓旦旦說要早早進去。
我們問了民宿媽媽,他跟我們說5小時是老人家的路程,我們年輕人不用這麼久。


▲早上看到這麼好的天氣,心情都開朗了


▲早餐依舊很大盤,簡簡單單的幾道菜,滿足的吃下肚


▲右邊的媽媽就是接待我們的原住民

終於要入山了,我們應該是村落裡最後一批入山的民眾。
一路上應該是前幾天下雨的關係,加上竹林、樹林林立,不太容易曬到太陽,
很多路段都是泥濘,都要小心行走。
早上民宿的大哥有跟我們說,山裡活的泉水都是可以喝的,
我們在走不到1km處就有第一個水源處,好心的原住民還用了竹子引導水流,讓大家方便接水。
很神奇的是,一路上很多越野機車的車痕,這麼難走的路可以騎車進來,真的很佩服,
應該是要載一些沒辦法走出山的民眾,畢竟這條路需要體力,雖然不是多難走的山,但還是需要體力。
我們一路拍照休息,帶著昨天買的零食進來吃吃喝喝,
這5公里看似很短,我們來回竟然走了5小時,原來我們屬於老人等級。
不過一路走來看了很多特殊的景色,竹林、懸崖、枯樹(這些是楓樹,想必楓葉季進來會很漂亮)、還有最重要的神木。
順帶一提,這山林裡竟然在4km處還有廁所,是有人打掃的那種,這座山真的是有人在整理。
最厲害的是,除了我其他的三個朋友都穿著雪靴爬山,不是真的在雪地行走的雪靴,是少女愛穿的那種。


▲一走進登山路線,看見的是滿遍的竹林


▲懸崖峭壁,很奇特的景色


▲神木區共有9顆神木,一走進來手機完全沒有收訊

回到民宿已經快1點半了,我們的午餐是昨天買的泡麵,
就在我們快吃完的時候,有位熱情來補給站買東西的原住民朋友,
看到我們在吃泡麵,一直要幫我們加菜、請我們喝東西吃東西,
本來還拿了酒要給我們喝,但我們要騎車啊!最後我們制止不了他就開了兩罐罐頭給我們加菜,
但因為大家幾乎都吃完了,問了民宿媽媽有沒有白飯賣,
他說只剩下他們吃的冷飯,於是他就送了我們一鍋的冷飯,
冷飯配鰻魚、小卷罐頭依舊好吃。
這位熱情的原住民說他叫國光,他家在前面的路上,來的時候有經過他家。
吃完飯後,另一位一直處於喝醉狀的熱情大哥,
摘了四株馬告的花送給我們一人一支帶回家,還跟我們解釋這是公的馬告。
除了馬告,他又拿了一包山產的香菇送給我們,這一包標價是500,真的是太熱情了。

忘了說我的機車了,我的車在原住民大哥的幫忙下,
他生出了一支鑰匙,讓我可以發動加油,於是可以順利下山,
聽說他本來一早要去埔里,但為了用我的車,到我們回來他都還在,真的是太感謝他了,
不然我就真的需要道路救援了。不知道深山有在救援嗎?
還有我鑰匙飛掉這件事,好像村落的其他人都知道,在我們要回去的路上,就有村民問我們是誰鑰匙不見,
雖然這件事真的很蠢,因為其實車子只是擔心不能加油回不了家,
但前晚大哥拿了一把跟我車款相同的鑰匙讓我開車箱,
但我卻把原本可以發動的鎖鎖住了,還把磁石中控鎖也蓋起來了,
不過好險的是危機都順利的處理完,真的很謝謝超厲害的原住民。


熱情的大哥幫我們打包要給我們帶回家的馬告花


▲我的鎖最後變成這樣,但順利的騎回家了


▲就是這位害羞的大哥幫我修的車

因為時間的關係,我們順路逛了一下早上的教堂、感覺無憂無慮的小學,真的很想在這裡讀書。
就這樣我們結束了2天的旅程,一路飆回台北,真的是"飆"回台北,
我們從山上到龍潭只花了3小時,因為大家餓了索性停下來吃飯。


▲晚餐是一間龍潭有名的餃子館

這兩天我們總共騎了約273km的路,我的油從山上撐到家。
不過隔天我卻一直拉肚子,不知道是不是水土不服。

瑪哪小木屋資訊
電話0919-969071/ 03-569546
住宿一人600
晚餐+早餐一人200
電話有時候會沒人接或是家裡小孩接
因為主人平日好像有其他的工作要做
但真的很推薦大家

關於司馬庫斯的其他照片可以到相簿裡看


 


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曉文Wen 的頭像
    曉文Wen

    跟著曉文一起旅活 Wen's traveling & life

    曉文W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